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重塑“团结”:易

07-05

文章摘要: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存在居民思想不稳定、参与度不够、社区自治乏力、日常生活与制度间紧张、文化冲突与融合度低等问题,阻碍了社区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。然而,针对以上问题,无论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仍未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,影响了精准扶贫成效的巩固以及社区治理现代化。从“特殊性”视角,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理论阐释不够,具体表现为对其本质特征与治理方向、内在机制与核心内容、社会行动原则与逻辑等研究不深,是导致社区治理效果欠佳以及存在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。研究发现,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个体、集体、结构三个层面,治理方向是基于以上特征,实现传统向现代、分散向整合、经济向系统的有效转变;内在机制是情感和分工,核心内容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;社会行动的原则与逻辑是坚持传统与现代、情感与规范、经济与社会、价值与形式的有机统一。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多维度理论阐释,表明重塑社区团结是社区治理的要点。社区治理的实践就要围绕该要点展开,具体而言,一要在个体层面,探索“移民—信息—居民”的“服务”模式;二要在集体层面,探索“类别—小组—集体”的“整合”模式;三要在结构层面,探索“经济—政治、社会、文化”的“互嵌”模式。

文章关键词:

项目基金: